“叔,剩下的钱我一定按时给你。”
“谢谢法官为我老汉做主,我总算不用为这事发愁了!”
5月19日,鄠邑区人民法院大王法庭庭前成功调解一起涉老年人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被告当场履行部分款项。
案情简介
68岁的王爷爷雇佣小李驾驶挖掘机清理树木,因沟通不畅致使王爷爷右手无名指断裂,小李立即将王爷爷送医治疗,支付全部医疗费用并在医院照料。后因双方未能对王爷爷的误工损失、护理费、营养费等其他损失协商妥当,王爷爷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张丹萍庭前了解案情经过后,考虑到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可能涉及司法鉴定程序等,周期较长,王爷爷是年过六旬的老人,腿脚有旧疾行动不便,为避免老人为案件连续奔波,为使纠纷快速彻底解决,张法官提前联系当事人组织庭前调解。在张法官的耐心解释和细致分析下,原、被双方顺利达成调解协议,小李当场通过微信扫码付款向王爷爷给付了部分款项。
从立案到结案的13天,法官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解纷模式快速化解群众纠纷。这是鄠邑区法院在党建引领下,运用“1863”工作法快速结案,用审判传递司法温度,以质效彰显人文关怀的一帧剪影,也是鄠邑区法院用法治守护最美“夕阳红”,依法、全面、妥善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实践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