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进行时】倾力执行让民工薪水“不烦心”
  发布时间:2022-11-15 17:00:08 打印 字号: | |

今年2月28日,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鄠邑至西沣段正式建成通车。来自甘肃、河南等地的王某、张某、陈某等9人曾在这段路上参加工程建设,作为外出务工人员的他们,为助力大西安建设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挥洒着辛勤汗水、忍受着风吹日晒。然而,就在一年前,辛勤工作数月的他们却不曾想到,由于工程承包人李某等资金紧张,自己竟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钱。

2021年2月,9名外出务工人员将李某等5名工程承包方起诉至鄠邑区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李某却拒不履行给付义务。同年8月,9名申请人向鄠邑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鄠邑区法院执行局在收到上述9起案件后高度重视,成立执行专案小组。在对案件进行初步研判后,执行干警鱼小军迅速对被执行人李某财产进行了查控,但发现其名下没有可供执行财产。而此时被执行人仍在外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大大加剧了案件执行难度。

来自甘肃陇南的陈某焦急又失望地向执行法官哭诉,自己母亲病了,可是没拿到工资,连回家的车费都没有了。一边是被执行人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另一边是9位农民工的焦急期盼等待,执行干警压力骤增。

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为了寻找线索,执行干警鱼小军通宵达旦、加班加点,通过关联案件查询,在全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和裁判文书网终于查询到被执行人在外省某法院有案件正在执行。经多方联系,执行干警进一步确认被执行人李某在上述法院有房子拍卖款,正在执行分配中,尚未分配完毕,便当即与该法院取得联系,及时跟进案件进展。大半年时间里,鱼小军不停地打电话咨询案件执行情况,生怕耽搁一刻,贻误时机。在他的多方努力下,终于最大化地参与案件款分配,为农民工争取回来6万多元。

可是9名申请人的务工工资还是不够,执行干警继续尝试与被执行人沟通,不断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敦促被执行人履行债务,从竞标工程、交通出行、买房买车、资金融通、子女上学等各个方面,向被执行人李某耐心细致地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在办案法官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李某向法院履行了剩余案件款。收到案款后,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安排发放,与申请人确认后立即解除了对李某的执行强制措施,并在解除后主动与李某回访沟通,确认其是否已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移出,是否可以购买高铁票飞机票以及参与竞标工程等。在电话中,李某忍不住为执行干警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点赞。至此,案件圆满执结,双方当事人均对执行过程表示满意。

回想整个案件执行过程,执行干警鱼小军表示,执行工作中诸多不易,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全情投入、亲身经历才能体味,但更多的是为群众真金白银兑现权利的成就感、自豪感。用艰辛付出守护公平正义,用辛勤汗水践行“执行有我、从此不难”的铮铮誓言,鄠邑法院执行人,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明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