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抓前端、治未病,执源治理有疗效
  发布时间:2023-06-05 10:51:09 打印 字号: | |

如何从源头上减少进入强制执行阶段的案件数量,推动执源治理?邑法院积极转变观念,变被动办案为主动探索,积极打造执源治理司法服务新模式,为企业“开良方”“治未病”。

“望闻问切”,实地调查是关键。邑法院执行局干警系统梳理承办案件中发现的具体问题,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调查等方式,分析制约企业履行难题的现实原因,并通过执行风险告知前置、发出司法建议、发放信用修复证明等助力执行案件源头化解。

抓前端,执行风险告知前置

“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案件款,真是多亏了法官。”

“知道了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我就立刻把案件款给了对方,现在我们双方都可以放心了。”

针对部分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不清楚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法律后果情形,邑法院探索建立执行风险告知前置体系,随案发放《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风险告知书》,提醒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按期履行,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从源头提升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率。截至目前,邑法院已发出46份。

治未病,司法建议直指“痛点”

 “很多企业由于子公司众多,管理不及时,挂靠单位或个人与企业总部涉诉涉执沟通渠道不畅,导致企业被迫进入强制执行程序。邑法院及时总结问题,向企业发放司法建议书,要求该公司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及对挂靠单位或个人的业务监督管理,强化内部法治教育培训,及时处理涉诉、涉执案件等。做到从源头把控,减少涉企纠纷,避免案件强制执行带来的信用受限等不必要‘次生伤害’。”邑法院执行局局长杜讲和说道。

发出司法建议后,邑法院及时进行回访,确保建议落地有声……

“感谢法官对我公司提出切实可行的司法建议,直指 ‘痛点’,收到建议后,我们立即安排整改,目前正在健全公司内部机构,加强涉诉涉执信息档案管理,加强投标、施工、分包、采购等环节全过程监督管理,减少纠纷等方面持续优化推进,最大限度避免进入执行程序。也希望法院能够更多开展这方面法律培训,帮助我们规范经营管理。”依照建议整改后,该企业及时回函。

信用修复助企“重生”

“这份《信用修复证明》解除了我公司的镣铐,公司终于可以参与招标投标、融资信贷等活动了,非常感谢邑法院的善意文明执行。”这是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收到法院送达的信用修复证明后,发出的由衷感谢。

该公司是邑区龙头企业之一,对邑区经济发展及就业具有重大影响。收到该公司提交的信用修复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后,法院立即向其发出《信用修复证明》,帮助其恢复生产。

 


 
责任编辑: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