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你们专业的法律知识加上胡所长专业的行业知识才能这么快化解我们的纠纷,节省了我们不少功夫呢。”一起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案件的当事人兴奋地说。
近日,秦渡人民法庭以“法院+行业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了一起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件。
原告西安某工程公司承包被告陕西某科技公司室外工程。后原告依约履行义务后,被告仅支付部分款项。多次催促无果后,原告诉至法院。
因双方公司均表示希望可以尽快化解纠纷。在充分查阅卷宗材料,并经过双方同意后,法官开始背对背调解工作,但双方之间互不相让,第一次调解以失败告终。
经过多次和双方当事人电话沟通,承办法官了解到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症结在于对法律认知和行业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差异。而市场监督所(双方上级主管部门)的所长胡泊不仅是秦渡法庭的特邀调解员,更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找到突破点后,承办法官立即邀请胡所长参与调解工作,并多次分析案情,沟通制定最佳调解方案。
法官和胡所长“兵分两路”,分别从法律和专业知识方面为他们解释,将他们的疑虑“各个击破”。在此基础上,根据双方反馈情况,适时调整调解方案,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逐渐打开了心结,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秦渡人民法庭与市场监督管理所设立“法庭+市场监督主体”纠纷诉调衔接法官联络点以来,已经通过行业调解完成6起涉企纠纷的调解工作。
下一步,鄠邑法院将继续前移司法服务端口,充分发挥与行业主管部门合力解纷动能,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持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