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案后回访工作,深化司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成效。草堂法庭在2024年1月,围绕营商环境、农民工讨薪、乡村振兴等主题,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多渠道进行案后回访,聚焦当事人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靶向治疗。临近春节,让我们一同走进“冬日温情农民工讨薪篇”的故事吧!
上能贴墙擦玻璃
下能搬砖扛水泥
如此全能却被负
过年不给工作钱
咋办?
一起看看这份
“回访日记”里的“线上风云”
“履行到位,我们才能放心”
进入“共享法庭”界面,线上“老熟人”建筑公司负责人孙某笑眯眯地圆脸就出现了,待曹静法官表明回访案件进展的来意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大声说着“收到咧,收到咧,这笔难缠的工程款终于到账了,这下我们三十几个农民工兄弟可以过个好年了!”
这是曹静法官进行案后回访的现场,看到孙高兴喜笑颜开的样子,她又想起了诉前调解的那天,原告孙高兴所在的建筑公司承包了被告文传公司的建筑工程,双方因工程款给付产生纠纷并诉至法院,因被告系外省公司,考虑到双方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法官便通过“共享法庭”进行线上调解。多次沟通后,原、被告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可屏幕上孙高兴依旧愁眉苦脸,虽然有了调解协议,但钱没拿到手总让人心慌,紧锁的眉头和踯躅的脚步无不透露着他的担忧,和今天案后回访时的开怀大笑形成了鲜明对比。
“电话微普法”
“老李,你们收到建筑公司发放的工资了吗?”电话那头,农民工老李告诉曹法官,自己和工友们已经收到了建筑公司发放的第一笔工资。说话间,工友们便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法官,我们年后就又要出来务工了,可以给我们再普普法吗?”一堂“电话微普法”就这么开始了。
“各位工友在决定务工前,尽可能掌握工程方的身份信息,及时签订合同......”曹法官围绕工友新一年的务工计划展开讲解,点明其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尽可能避免出现被拖欠薪资的情况。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老李才意犹未尽地挂断电话,手边小本子上记满了“微普法”的“课堂笔记”。
“喂小黄,你的钱收回来了吗?”
“王阿姨,我是法院小范,今天想回访你一下案子的进展。”
截至目前,草堂法庭案后回访小组已通过实地走访、“共享法庭”、电话、微信等方式回访涉农民工案件7起,近50名案件当事人。孙高兴和老李的故事结束了,但案后回访小组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