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俺们都是下苦的,他一直拖着不给钱,家里小孩连买奶粉的钱都没有了,请你帮帮我!”
近日,鄠邑法院余下法庭赵燕法官处理了两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伴随着一声声诚挚的感谢,原告冯平和冯安带着自己的“辛苦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余下法庭。
被告刘大雇佣原告冯平、冯安在张君家进行改造屋面板及包边、墙板等工作,工期结束后,被告拖欠二原告工资共计3万余元,后二原告多次索要未果,遂来到余下法庭咨询如何起诉,希望通过诉讼的方式追回被欠工资。
赵燕法官详细了解情况后,对此案件极为重视,考虑到农民工的不易以及春节将至,迅速与被告刘大和第三人张君进行联系。
电话中,赵法官耐心向刘大、张君二人解释法律规定,指出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积极应对才是理性负责的态度,最终刘大与张君同意来到余下法庭参加诉前调解。
“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后天再打电话就不接了,人也找不到了……”当二人出现在法庭时,冯平、冯安突然情绪激动的冲到刘大面前,一把抓住了刘大的衣领……
眼看双方矛盾一触即发,赵法官第一时间制止了原告的行为,向其讲明厉害关系,指出打架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对二原告进行劝说,待原告平复情绪后,开始向被告了解情况。
“我不是不想给钱,主要是业主工程款还没给我结,我确实拿不出来钱向他们支付。”包工头刘大表示。
“刘大确实给我家进行屋顶改造了,但我和刘大约定的施工面积与实际施工面积不一致,部分地方存在瑕疵,我没法儿支付工程款……”业主张君也很委屈。
凳子还没坐稳,二人就开始“诉苦”了,眼看着几人又要吵起来,赵法官连忙劝导几人和和气气化解纠纷。通过一番释法、说理、拉家常,几人渐渐消除了双方心中的积怨。于是赵法官趁热打铁反复做工作,向刘大表示,冯平、冯安为被告刘大提供劳务,已形成事实上的劳务关系,刘大理应向二人支付劳务款,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
“马上要过年了,大家都不容易,尤其是兄弟你家里还有孩子,要不这样吧,你们两个的工资我先垫上,到时候我和刘大结算时从工程款里头扣。”了解冯平、冯安二人情况后,张君思索良久后开口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赵法官的努力协调下,几人达成“三方协议”,约定张君先行垫付冯平、冯安二人的劳务费,该费用后续在与刘大的工程款中予以扣除。
“因为工钱的事,我们前前后后跑了好几个月,没想到来到余下法庭半天就解决了,太感谢你了赵法官,这下孩子的奶粉钱有着落了,我们也能安心过年了!”当庭收到转账后,二原告眼睛红着眼睛说道。(文中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