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官司也不是非打不可”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起复杂案件,原告是陕西红光公司,被告是王飞,案情是……”在鄠邑法院民二庭每周一次的疑难案件研讨会上,武轩庭长正在介绍一起案情复杂的案件。
“庭长,我对这两方当事人有印象,我办理过他们的案件。”“我也办过他们的案子。”参与讨论的谢水浪和董红莹法官都觉得当事人的名字很耳熟。这也引起了武轩庭长的“警觉”,打开案件查询系统发现陕西红光公司(以下简称红光公司)和王飞从2019年开始,互为原被告的案件有多起。这时,武法官根据他丰富的办案经验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原、被告打的也许是俗称的“置气官司”。
经过进一步研判原、被告之前的案件,武法官理清了他们之间矛盾逐渐加深的脉络。
2019年,原告红光公司起诉被告王飞委托合同纠纷,法院判决被告给付原告49万余元。后被告拒不给付,原告申请执行立案。
2020年,原告王飞起诉被告红光公司劳务合同纠纷,经二审法院判决:红光公司给付王飞88万元及补偿费。红光公司同样拒不给付,后王飞向法院申请执行立案。
2020年,原告红光公司起诉被告王飞民间借贷纠纷。
本案中,原告红光公司起诉被告王飞劳务合同纠纷。
“原、被告属于多年的合作伙伴,彼此之间有大量的交易、委托和借贷行为,之前一直以协商和对账的形式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但由于2019年双方就委托合同一事协商不顺,一气之下诉至法院,才拉开了这场‘官司大战’的帷幕,原、被告确实在打‘置气官司’”!询问谢法官和董法官之前案件的办理情况后,武法官心里有了底。
“一判了之固然能解决本案的纠纷,但是目前最大的矛盾点在于双方都在置气,如果‘心结’不解,后面可能还会继续产生纠纷,还是要耐心帮他们双方把矛盾从根本上解决掉。”因此,武法官并没有急着开庭,而是将原、被告叫到法院,将从档案室调取到的厚厚一摞一审、二审判决,执行裁定在他们面前一字摆开,点明建议大家不要打“置气官司”。
“法官,我就给你说句实话,这个官司也不是非打不可,我就是气不过因为一点小矛盾,红光公司就把我告了。我们合作了那么多年,有啥事不能好好商量,我也不惯着他们,他们能起诉,我为啥不能。”听到法官的话,王飞生气委屈的情绪终于表露了出来。
“来来来,别生气,先喝杯水,今天我把这个提出来,就是希望能帮你们理顺这口气。”武法官笑着递过去水杯。
“平常你们公司和生意上的事情应该挺多的,这些年这么多次跑来法院开庭估计也耽搁了不少事吧,咱们每天除了忙好工作和家里的事情,还要为了打官司着急上火、劳心伤神,赌这口气干啥,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拿来多陪陪家人呢,你们说是这个理不?”看王飞情绪稳定下来后,武法官开始从双方作为合作伙伴的情谊、互相理解体谅有利于合作更加紧密的开展以及多次诉讼的成本和对彼此声誉的影响等多方面将法理和情理掰开揉碎了分析给他们。
听完法官的话,看着面前的近十份法律文书,原、被告如梦初醒。
“兄弟,咱们原本是很好的合作伙伴,结果因为各种误解,你起诉我,我起诉你,梁子越结越大,心结越来越深。咱听法官的,和解吧!”红光公司最终抛出了橄榄枝。“哎,我也实在是不想再往法院跑了,咱今天干脆就把矛盾一次说清吧,之前互相申请执行的,要不双方已经执行的不再回转,未执行完毕的不再执行。”王飞也终于想通。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约定就本案及之前屡次起诉的判决书所涉及的纠纷全部了结,互相不再执行。后原、被告于调解书生效后向法院撤回了相应的强制执行申请。(文中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