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利剑执行“小标的”,倾力保障“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4-11-11 15:33:25 打印 字号: | |

为更好地推进“小标的”案件“应执尽执”,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今年来,在院党组统一部署下,邑法院坚持“小案不小办”,聚焦涉民生、“小标的”等重点案件,开展专项集中执行行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这些点点滴滴的“小标的”,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形形色色的“大民生”......王淼便是其中之一。

“谭法官,真不好意思来晚了,把娃哄睡下我才能过来,你可一定要帮我把钱要回来呀,家里三个孩子的吃喝都需要钱,我是实在没办法了......”看着王淼挤出来的笑容,执行干警谭飞心里也一阵阵发酸。

王淼是照顾三个孩子生活起居的妈妈,也是一名网约送餐员,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穿梭在大街小巷。可在她辛苦工作了8个月后,却一分钱劳务费都没拿到。讨薪无果的她提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确定喜洋洋公司给付其劳务费3万元。可她等了又等,还是没拿到钱,无奈只能向邑法院申请执行。

“这个案子虽然标的不大,但是王淼属于重点维权的‘弱势群体’,这笔钱对这个家庭的重要性也非同小可,一定要尽快执行回来。”谭飞暗暗下定决心。

经查控,被执行人喜洋洋公司及其法人李飞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名下没财产,那就约谈被执行人,督促他尽快履行。”首次“谈判”不算顺利,但谭飞没有放弃,他带着书记员多次和李飞面对面沟通,同时从李飞的妻子张玉处着手,讲述了这笔钱对于王淼这个需要照顾三个孩子同时还要兼职送餐的妈妈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积极履行款项,给王淼带来一点希望。

“法官,您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也是一名妈妈,我懂王淼的苦,我们愿意再凑一凑。”最终张玉和李飞在亲友处凑齐了款项,交到了王淼手中。

小心翼翼的将邑法院执行回来的3万元劳务费装在手提袋里,王淼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文中均系化名)

这起案子只是本次专项执行行动的小小缩影,这样的温暖经常在邑法院发生。“每一个小案子,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只有真正把‘如我在执’理念落实在案件执行中,才能切实感受到群众急难和冷暖。”这样的信念也在执行干警们心中越扎越深。

今年来,邑法院通过专项集中执行行动,执行小标的案件2267件,涉及标的3483.48万元,有力震慑了失信被执行人,严厉打击了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老赖”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