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赵师傅的“忧薪事”解决了!
  发布时间:2024-12-04 15:47:57 打印 字号: | |

“赵师傅,你怎么把我起诉了?我说了一旦有钱我立马给你……”

“你这话都说了很多遍了,就是不兑现。”

……

近日,鄠邑法院大王法庭张丹萍法官承办的一起劳务纠纷案件中,庭审前原、被告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不断。

经营一家饭店,雇佣赵师傅担任厨师,赵师傅干了半年后辞职,经结算欠付赵师傅的工资共计24000元,后陆陆续续给赵师傅转账11000元,剩余13000元经赵师傅多次催要,常一直拖延未付为此,赵师傅向法院提起诉讼。

开庭之前,张法官详细询问被告常欠款是否属实,为何迟延不付以及大概何时有能力支付欠款。常表示2024年年底能付。征得双方同意后,张法官便及时开展调解工作

“法官,我愿意调解,我保证年年底定会把钱还清,但是我希望赵师傅能够撤诉

“撤诉?那不成,我要是撤诉了,你后面不认账咋办?”

为此,双方又开始了一番“打嘴仗”。

张法官见状便采用“背靠背”调解法,阻止了双方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打嘴仗”,先后征询他们各自的意见。

“张法官,赵师傅干活的工钱肯定会给他,但现在实在是没有能力一次性支付。

“你不能光口头保证让对方相信你能年底付款,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别人欠你钱只给你口头保证还钱,你能同意吗?比如你也可以先支付一部分款项,好让对方信任你。”

“赵师傅,你看能不能接受常师傅的给付方案呢

张法官一方面向被告释法明理,厘清法律关系,重点讲解拖欠劳务费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同时劝导被告体谅劳务者赚钱养家的艰辛与不易,建议其调整合适的给付方案,尽快向给付赵师傅拖欠的劳务费;另一方面,将常云的还款意愿及现实困境告知赵师傅,引导其采取合理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经过张法官的“换位”调解法,常当即借取其亲属3000元,现场支付给赵师傅,并承诺剩余金额将于2024年年底前支付完毕。

拿到钱后,赵师傅主动提出撤诉至此,该起劳务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文中均系化名)

 


 
责任编辑: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