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新“六尺巷”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12-25 10:27:22 打印 字号: | |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作为典故,饱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谦和礼让的精神。近日,鄠邑法院谢水浪法官便借用“六尺巷”典故,巧妙化解一起相邻关系纠纷。

“谢法官,你看看王峰的态度,他家房子漏水把我家淹了,他不但不赔偿,还说我想讹他,张亮气愤的说道。“那是我不想解决吗,上来张口就要这么多钱,我看了,他那点东西根本不值这些王峰也不甘示弱的反驳 

    王峰张亮多年上下楼邻居关系不久前,王峰家里水管漏水导致张亮家的部分家具和墙皮被水浸泡。遇到这样的事情,张亮感觉很糟心,考虑到与王峰多年的邻居关系,便找到王峰协商。王峰也曾表示愿意协助张亮维修受损物品,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于是,张亮便把王峰起诉到了法院。

张哥,咱两家多年的邻居了么,以前经常不是我去你家吃饭,就是你来我家谝闲传。你看因为这个事情还闹到法院,多生分的。”“你还说生分,那我屋里的家具被水泡的损失,你该不该赔?

张亮王峰争执不下,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考虑到双方对漏水的事实都认可,仅对赔偿数额存在争议,谢水浪便把张亮王峰叫到一起拉家常

你两人上一次一起吃饭是啥时候?”“那得是半年前了,今年这工作忙,都没有时间聚么。“我前面都叫你来吃饭叫了几回,你一次都没来。”二人间“剑拔弩张”的氛围在谢水浪不经意间提起的问话中有所缓解。

随后在谢水浪继续“有技巧”的引导下,二人逐渐开始怀念起了过去两家人聚会的时光。谢水浪也在这时适时地谈到“六尺巷”的典故,并强调道“相互礼让、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年的邻里关系,没有什么事是说不开的鼓励双方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张哥,不好意思,我这本来就应该及时给你把东西修好、赔偿损失,你说多少就是多少,我全认了。

我也是一时在气头上才把你告到法院来,家具泡的也不太严重。况且咱这么多年好兄弟,我自己认一部分,赔偿1300元算了”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王峰当场向张亮支付了赔偿款1300元,一场邻里纠纷握手言和。文中当事人名字系化名

 


 
责任编辑: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